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马上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学校,针对学校的抗震加固工作随即展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孙巍发自东京 在6月14日日本7.2级大地震中,没有一名学生死亡,没有一间教室倒塌。 “校舍的墙壁出现了裂缝,屋顶的水泥也掉了些下来。如果学生在校的话,有可能受伤。”高清水中学校长小野寺说,地震发生在周六,是此次地震中没有师生伤亡的原因之一。 学校耐震防护经受考验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地震发生以来,各灾区共有292所国立和私立学校遭受不同程度损坏,有的天棚坠落,有的出现墙壁裂纹和玻璃碎裂,但并没有一间教室倒塌。 深入灾区调查学校建筑受损情况的东北工业大学田中礼治教授发现,这次学校受灾情况并不严重,“有些是老建筑,但因为做了耐震加固防护,受损很小。建筑的承重部位都没有大的损伤。” 17日上午,距离地震发生仅仅3天后,拥有60名学生的驹栗小学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问候。据了解,目前灾区的小学已开始陆续复课。当然,还有一些由于受地震破坏的校舍还没有清扫完毕,暂时还无法上课。比如高清水中学位于宫城县栗原市,那里距震源很近。据日本媒体报道,该校门口建成30年的2米高的石柱倒了,理科实验室的化学试管碎了,电脑房的机器都掉到了地上。体育馆内拳头大小的水泥块掉落一地。 学校的房子不能倒 这次,日本的学校在地震中屹立不倒,是得益于日本平时就注重学校的安全性。在日本,学校不仅是教育场所,也是避难所。这在日本可以说是常识,在日本人的思维中,其他的房子都可以倒,但学校的房子不能倒。 为什么日本如此重视学校校舍的安全性?答案或许可以从日本文部省的一份文件中窥见一斑,上面写道,这是因为“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除此之外,日本把学校作为避难所,还有更加实用的考虑。学校体育馆、教室可以供灾民避难休息,运动场可以作为直升机的停机场。一旦灾害发生后,建筑坚固的学校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救灾中心。 未受震地区排查校舍隐患 “地震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准备好了吗?”这是大部分日本国民的心态。 这次地震发生后,日本未受地震波及的不少县市也随即紧张起来,加紧排查各辖区内校舍的安全隐患。长崎县教委教育环境准备课的工作人员说,“像岩手、宫城这样的大地震在长崎也有可能发生。我们已深刻认识到紧急提高学校耐震程度的必要性。会尽一切可能手段消除不安因素。” 根据文部省去年的调查显示,日本全国13万栋公立中小学设施中,有4万5千栋还没有耐震性,9000栋没来得及检查是否有耐震性。日前,日本专家的最新调查发出警示,日本4.3万所大中小学校中约有1000所学校距离活断层不足200米。专家呼吁学校建设应避开活断层,以免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毁损。 吸取汶川地震教训 日本不仅未雨绸缪,也吸取别国教训,这是其学校经受住地震考验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后,校舍倒塌引起高度关注。日本马上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学校,调查后发现有近四成校舍存在抗震不足问题,针对学校的抗震加固工作随即展开。 6月16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增加中央财政补贴以提高教育设施抗震能力的修正案。而这项修正案出台的背景,正是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给予的警示。据日本媒体报道,5月16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5月21日,日本自民党议员向国会提交议案,要求政府把对学校耐震设施的国库补助从二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国际先驱导报)
|
日本岩手县地震后开始排查校舍安全
地理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岩手县强震道路平移数百米
日本各界积极投入抗震救灾
日本岩手县大地震1万间校舍可能会倒塌
日本岩手县地震形成好多堰塞湖 灾民心慌慌
中国网民友善对待日本岩手县强震
中国向日本地震灾区捐款
日本地震栗原市一座山整体夷为平地
日本岩手县地震建筑物全塌四栋
日本7.2级强震救灾进行时
日本7.2级强震产生的堰塞湖中的3个有溃堤的危险
日本岩手县7.2级强震带来的启示
日本岩手县7.2级地震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 231人受伤
日本地震损失不大的六大因素
日本7.2级强震华人留学生暂无伤亡报告
日本7.2级地震为直下型 整座山消失
日本岩手县7.2级地震为何倒塌房屋少
日本岩手县强震尚无华人伤亡报告
日本强震预报系统和地震波比速度
日本地震死亡人数增至10人 数十人下落不明
日本政府召开会议确认地震灾区重建步骤
直升机成为日本地震灾区搜救“主力”
日本地震灾区已有230多人获救
日本灾区恐有6级余震 中国称愿与日本加强合作
日本地震整座山被夷为平地 专家称为直下形地震
日本发生7.2级地震 尚无华侨华人留学生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