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地理 >> 2008日本地震 >> 正文
日本东北地区地震为何倒塌房屋和伤亡人员少

  6月15日,救援人员在日本北部地震灾区宫城县栗原市用直升机转移伤员。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东京时间14日上午8时43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最大震度(日本标准)达6强的内陆垂直型地震,此次地震被命名为“平成20年岩手、宫城内陆地震”。这次地震形态和构造成因与中国汶川大地震相似,释放能量与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相当。截止15日晚8时,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踪,近200人受伤。

  阪神大地震后,因行动缓慢而遭到指责的日本政府各部门重新审视并健全了灾害应急机制。此次地震发生后一分钟,日本警察厅便设立“灾害警备本部”。地震发生7分钟后,首相官邸内的危机管理中心成立对策室,并派遣泉信也防灾担当大臣为首的政府调查团前往受灾地。

  震前紧急速报系统启动奏效

  去年10月日本气象厅设立了“紧急地震速报系统”,这是全球首个地震预警系统,测震仪在测得地下传播速度较快的地震初期微震“P波”(每秒5~7公里)后,将自动推算剧烈震动“S波”(每秒3~4公里)的规模大小。如果预测震度超过5度,则气象厅将通过电视、广播、手机以及瞬时警报系统终端设施等向震度达到4级以上的地区紧急发布。

  在今年4月的冲绳宫古岛地震和5月的茨城县地震中,这套速报系统表现不佳,预报晚于地震发生时间,因而饱受批判。但在此次地震中,紧急速报系统发挥了一定效果。在距离震源较远的地区,速报比震动提前了几秒至十几秒。据报道,宫城县一所电子器材工厂在感到地震波到达的12秒钟前收到紧急预报,因而及时关闭了使用有毒物质和煤气的生产线。震区内一所中学也是在收到速报后及时把学生紧急疏散到远离校舍的安全地带。

  但“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对于震源附近的区域尚难起到预警作用。据悉,此次地震距离震源30至50公里范围内紧急速报没有发挥效用。气象厅检测到初期震波是8时43分51秒,4秒后发出紧急预报,但当时震源附近已经开始了剧烈摇晃。

  此次为何倒塌房屋和伤亡人员少

  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晃动程度堪比阪神大地震,但为何阪神地震损毁或半损毁25万幢建筑,死亡6000多人,而此次震级相当的大地震仅有一幢建筑倒塌全毁、11间建筑半损毁?日本地震学和建筑构造学专家给出了答案:此次建筑物损毁程度很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此次地震波特点所致。据分析,这次地震波晃动周期非常短,低于一秒钟,而一般给建筑物造成巨大损害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5秒左右;原因之二是日本东北地区建筑物的独特特点所致。日本东北地区房屋为了应付积雪,房顶多为铁板制成,较使用瓦片的建筑物质量要轻许多。此外,为了御寒,该地区的房间门、窗开口的幅度较小,这使得房间更具有抗震性。房屋倒塌少自然就减少了人员死伤。还有,地震当时是周六早上,上班出勤人员少,这也减少了泥石流和道路桥梁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本报东京6月15日电/驻日本记者裴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地理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岩手县强震道路平移数百米
日本各界积极投入抗震救灾
日本岩手县大地震1万间校舍可能会倒塌
日本岩手县地震形成好多堰塞湖 灾民心慌慌
中国网民友善对待日本岩手县强震
日本岩手县地震后开始排查校舍安全
中国向日本地震灾区捐款
日本地震栗原市一座山整体夷为平地
日本岩手县地震建筑物全塌四栋
日本7.2级强震救灾进行时
日本7.2级强震产生的堰塞湖中的3个有溃堤的危险
日本岩手县7.2级强震带来的启示
日本岩手县7.2级地震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 231人受伤
日本地震损失不大的六大因素
日本7.2级强震华人留学生暂无伤亡报告
日本7.2级地震为直下型 整座山消失
日本岩手县7.2级地震为何倒塌房屋少
日本岩手县强震尚无华人伤亡报告
日本强震预报系统和地震波比速度
日本地震死亡人数增至10人 数十人下落不明
日本政府召开会议确认地震灾区重建步骤
直升机成为日本地震灾区搜救“主力”
日本地震灾区已有230多人获救
日本灾区恐有6级余震 中国称愿与日本加强合作
日本地震整座山被夷为平地 专家称为直下形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