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地理 >> 2016日本地震 >> 正文

日本发生大地震 中国是否应该“见死不救”?

作者:佚名  来源:smxe.cn   更新:2016-4-17 19:28:17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当地时间14日21时26分,熊本县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地震已经造成大约1500人受伤,其中80人伤势严重,40多人死亡。此外,熊本县目前共计有3.3万人在临时避难所中避难。


消息传到国内,起初确有个别人为日本的的地震而“幸灾乐祸”。然而,海地地震的时候这部分人没有“幸灾乐祸”;印尼海啸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幸灾乐祸”;世界上其他国家遭遇灾难和时他们也没有“幸灾乐祸”。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为何唯独对日本的遭遇表现的“不近人情”呢?而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是否应该对近邻伸出援助之手呢?



在中国人心里,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回想当年日本侵华的那段历史,日本至今不肯承认和道歉,反而却在不断地修改教科书美化那段鲜血淋漓的中国屈辱史。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那些日军甚至拿屠杀中国人作为游戏,臭名昭著骇人听闻的“百人斩杀人比赛”恐怕也只有日本人能做得出来。在东北日本的731部队研究细菌武器,用活人做实验更是毫无人性可言。日本政府的“三光”政策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和巨大的灾难。不过,中国人却迟迟得不到来自日本政府的道歉和反省。



尤其是安倍再次上台后,更是在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上不断作出损害两国关系和人民之间感情的举动。2015年,原本是日本缓和与亚洲邻国关系的一次良机。然而,安倍首相在历史问题上却态度暧昧,对“侵略”和“道歉”闪烁其词。连美国媒体都说,安倍未就战争问题进行道歉,无助于缓解日本与中韩的关系。安倍内阁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邀请G7集团的外长参访广岛核爆地,突出受害者形象,淡化和掩盖日本的加害者身份。不仅如此,还不顾国内外反对和质疑,决定修改宪法解释,强推安保法案,并处心积虑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这显然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中日外交关系走出低谷。


近期,日本一边不断放出风声称,派自卫队去南海进行巡航;另一边希望在本月末实现岸田文雄访华之旅,推动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日本的这种做法,显示出其对华外交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日本要在南海问题上显示自己的作用,体现日本对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这种主动升级局势的做法引发中国的反制,从而给日本带来更多的压力。这种做法看似步步剑指中国,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如果把安倍对华外交放在其整体外交布局中分析,其修正日美关系的意图更为明显。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主权独立国家,其一直希望在外交决策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而增强军事实力,正是摆脱美国控制,实现国家“正常化”的重要步骤之一。对于安倍政府来说,提高军事能力,竭力争取盟友,不是出于对“威胁”的“现实”反应,而是出于“解释”的需要。日本需要通过营造中国威胁的假象,让美国为其“修宪扩军”松绑,最终实现国家主权的真正独立。


这里的冲突在于,日本推动“国家正常化”是以牺牲中日关系为代价的。同时,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修正主义,难以打消中国对日本提升军事实力的不信任。换言之,如果日本不在岛屿争端和历史问题上,与中韩等邻国真诚对话,日本就永远走不出在国家安全上依赖美国的宿命,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国家主权独立。


对于现阶段的中日关系来说,外交上的对立不可避免的影响两国民众之间的情感。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里,极个别人偶尔发泄下心中的情感、甚至是愤懑完全是他们的权利。外界无需放大他们情绪发泄对中日双边关系的影响,更不必大言不惭的对其进行批判。从人类的本性来说,面对巨大自然灾难人类理应站在同一战线。但日本政府是不是也要反思下自己究竟对中国做了什么。


当然,如果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援助请求,中国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见死不救。不过,有些事情正像普京所讲的那样:“有人想死,谁也救不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zhangdiancheng71)



 

地理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地理:

  • 下一篇地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熊本熊漫画赈灾活动继续扩

    日本最大 新宿巴士站启用

    你知道吗? 日本其实比英国都大

    日本2015年理想移居地排名长野

    盘点全球最让人胆颤心惊的桥梁

    日本地理基础知识之千叶县

    广告

    广告